肾结石手术通常需要根据结石的大小、位置及患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式,常见治疗方法包括体外冲击波碎石术、输尿管镜碎石术、经皮肾镜取石术、开放手术以及术后辅助处理等。具体方案需由医生综合评估后制定。
1、体外冲击波碎石术
适用于直径小于2厘米的肾盂或肾上盏结石。该方法利用体外产生的冲击波聚焦于结石,使其碎裂成细小颗粒后随尿液排出。治疗过程中需配合体位调整和镇痛措施,术后可能出现血尿或肾绞痛,通常1-2周内恢复。
2、输尿管镜碎石术
适用于输尿管中下段结石或冲击波碎石失败者。通过尿道置入输尿管镜直达结石部位,采用激光或气压弹道等方式粉碎结石,可同时处理合并的输尿管狭窄。术后需留置双J管2-4周,需注意预防尿路感染。
3、经皮肾镜取石术
适用于直径大于2厘米的鹿角形结石或复杂肾结石。在超声引导下建立经皮肾通道,通过肾镜直视下采用超声吸附或钬激光碎石。该术式对肾脏创伤较大,术后需密切监测出血和感染风险。
4、开放手术
仅用于解剖异常、其他术式失败或合并严重并发症的罕见病例。包括肾盂切开取石术或肾部分切除术,随着微创技术发展,目前临床已较少采用此类传统术式。
5、术后辅助处理
术后可配合使用排石颗粒、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等药物促进残石排出。建议每日饮水2000-3000ml,根据结石成分调整饮食结构,定期复查超声监测结石复发情况。
术后患者应注意保持尿管通畅,避免剧烈运动以防继发出血。出现持续发热、肉眼血尿或腰痛加剧需及时复诊。建议每3-6个月进行尿液分析和影像学复查,长期管理需结合代谢评估和病因治疗,以降低结石复发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