脸上脱皮可能是皮肤干燥等生理性原因引起的,也可能与接触性皮炎、脂溢性皮炎等疾病原因有关,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
1、生理性原因
秋冬季节环境干燥或频繁使用碱性清洁产品可能导致皮肤屏障受损,角质层水分流失,从而引起脱皮。此时多无明显瘙痒或疼痛,可伴随紧绷感。日常需减少过度清洁,使用温和的保湿霜加强皮肤护理。
2、接触性皮炎
接触过敏原或刺激性物质可能诱发局部炎症反应,表现为红斑、丘疹、脱屑。若脱皮区域伴有明显瘙痒、灼热感,可能与接触化妆品、花粉等致敏物有关。一般可遵医嘱使用氯雷他定片、盐酸西替利嗪片等抗组胺药,外涂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糠酸莫米松乳膏缓解症状。
3、脂溢性皮炎
马拉色菌感染或皮脂分泌旺盛可能导致面部T区、眉部等部位出现红斑和油腻性鳞屑脱落。患者常伴有瘙痒,脱皮可能反复发作。治疗时可外用酮康唑乳膏、硝酸咪康唑乳膏抑制真菌,必要时口服伊曲康唑胶囊等药物。
若面部脱皮持续不缓解或伴随红肿、渗液等症状,应及时到皮肤科就诊。日常需避免搔抓患处,选择温和无刺激的护肤品,外出时做好防晒措施以减少皮肤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