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有哪些退烧的好方法

徐信群 普内科 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三甲

发热时可以通过物理降温、药物退热、静脉补液、日常护理、中药治疗、病因治疗等方法缓解症状。若体温持续不降或出现其他不适,建议及时就医。

1、物理降温

用32-34℃的温水擦拭颈部、腋窝、腹股沟等血管丰富部位,利用水分蒸发带走体表热量。也可使用退热贴,其含有的高分子凝胶可帮助散热,但需避免冰敷或酒精擦拭,以免引起寒战或皮肤刺激。

2、药物退热

体温超过38.5℃时可遵医嘱服用布洛芬混悬液、对乙酰氨基酚片、双氯芬酸钠栓等药物。这些药物通过抑制前列腺素合成达到退热效果,需注意两次用药间隔至少4-6小时,24小时内不超过4次。

3、静脉补液

对于高热伴脱水患者,可静脉输注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复方氯化钠注射液等补充体液,同时配合维生素C注射液增强代谢。需在医疗机构由专业人员操作,避免自行输液。

4、日常护理

保证每日2000-3000ml饮水量,选择温开水或淡盐水。穿着宽松棉质衣物,保持室温22-25℃。发热期间需卧床休息,减少能量消耗,每4小时监测体温变化。

5、中药治疗

风寒型发热可用荆防颗粒,风热型适用连花清瘟胶囊,暑湿型可服藿香正气水。需经中医师辨证后使用,避免与西药退热剂混用,服药后观察是否出现胃肠道反应。

6、病因治疗

细菌感染引起者需用阿莫西林胶囊、头孢克肟片等抗生素,病毒感染可用奥司他韦胶囊。结核病发热需规范服用异烟肼片、利福平胶囊,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热常用醋酸泼尼松片。

退热过程中需避免过度降温,体温降至38℃以下即可暂停物理降温。儿童发热若伴随抽搐、意识改变,应立即就医。孕妇退热优选物理降温,用药需严格遵循产科医生指导。持续3天以上不明原因发热,建议完善血常规、病原学检测等检查。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