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降压药的副作用有哪些

王喜福 心血管内科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甲

降压药常见的副作用可能包括低血压、电解质紊乱、干咳、心动过缓以及肾功能异常等。由于不同种类的降压药物作用机制不同,其副作用也存在一定差异,患者需严格遵医嘱用药。

1、低血压

部分降压药如钙通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等可能因剂量过大或与其他药物联用,导致血压下降过快,出现头晕、乏力甚至晕厥。患者用药期间需定期监测血压,避免突然改变体位。

2、电解质紊乱

利尿剂类降压药如氢氯噻嗪长期使用可能引起低钾血症,表现为肌无力、心悸;而保钾利尿剂如螺内酯可能导致高钾血症,出现心律失常。用药期间需定期复查电解质水平。

3、干咳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类药物如卡托普利、依那普利可能引发缓激肽蓄积,约20%患者会出现持续性干咳,夜间加重。症状明显时需在医生指导下更换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类药物。

4、心动过缓

β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比索洛尔可能抑制心脏传导系统,导致心率低于60次/分,伴有胸闷、气短等症状。运动员、心动过缓患者需谨慎使用此类药物。

5、肾功能异常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等药物可能引起血肌酐升高,尤其肾功能不全患者需警惕。用药初期应每1-2周监测肾功能,出现尿量明显减少需及时就诊。

服用降压药物期间,患者应定期复查血压、心电图、肾功能等指标。若出现头晕加重、持续咳嗽或水肿等症状,应及时与医生沟通调整用药方案。切勿自行增减药量或突然停药,以免引发血压波动。对于合并糖尿病、慢性肾病等基础疾病者,医生会根据个体情况选择对代谢影响较小的降压药物。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