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失禁可能与生理性原因有关,也可能与尿路感染、前列腺增生等疾病因素有关。建议及时就医明确具体原因,并遵医嘱进行治疗。
生理性原因包括妊娠期子宫压迫膀胱、盆底肌松弛、年龄增长导致膀胱功能减退等。妊娠期女性由于子宫增大可能压迫膀胱,导致储尿能力下降。盆底肌松弛常见于产后女性或长期腹压增高的人群,可能引起压力性尿失禁。这类情况可通过凯格尔运动加强盆底肌训练,必要时使用子宫托等辅助器具。
尿路感染引起的尿失禁多伴有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细菌感染会导致膀胱黏膜敏感性增高,膀胱储尿量减少。确诊需进行尿常规和尿培养检查,治疗可遵医嘱使用左氧氟沙星片、头孢克肟胶囊、磷霉素氨丁三醇散等抗菌药物,同时建议每日饮水1500-2000ml促进排尿。
前列腺增生患者因腺体压迫尿道,可能出现急迫性尿失禁伴排尿困难。夜间尿频、尿线变细是常见伴随症状。药物治疗可选择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非那雄胺片、琥珀酸索利那新片等药物,严重者需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日常需注意避免憋尿,限制酒精及刺激性食物摄入。
出现无法控制排尿的情况时,建议记录排尿日记,详细记录每日饮水量、排尿时间及尿失禁发生频次。就诊时应携带既往检查报告,配合医生进行尿流动力学检查或膀胱镜检查。治疗期间需严格按医嘱用药,避免擅自调整药物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