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易骨折的部位通常包括股骨颈、转子间、股骨干以及股骨远端等区域,不同部位骨折的常见原因和人群存在差异。股骨作为人体最长的承重骨,其解剖结构特点及受力方式决定了某些区域相对脆弱。
1、股骨颈
股骨颈位于股骨头与股骨大转子之间,此处骨质相对薄弱,且血供较差。老年人群因骨质疏松,轻微跌倒即可引发股骨颈骨折,表现为腹股沟区疼痛、活动受限。此类骨折愈合困难,常需手术治疗,如空心钉内固定或人工髋关节置换。
2、转子间
股骨大转子与小转子之间的区域血供丰富,但骨小梁结构疏松。老年人跌倒时转子间受力集中,易发生粉碎性骨折,可能出现下肢外旋畸形。临床多采用动力髋螺钉或髓内钉固定,术后需预防深静脉血栓。
3、股骨干
股骨中段骨干皮质厚实,通常需要高能量暴力(如车祸、高处坠落)才会断裂。此类骨折多伴随明显移位和软组织损伤,易出现失血性休克。治疗常需髓内钉固定,术后早期进行康复训练恢复肌肉功能。
4、股骨远端
靠近膝关节的股骨髁上部位因解剖结构复杂,遭受直接撞击或扭转暴力时易骨折。运动损伤或交通事故是常见诱因,可能合并韧带损伤。治疗需解剖复位关节面,常用锁定钢板或外固定支架稳定骨折端。
若发生股骨部位外伤后出现剧烈疼痛、畸形或无法负重,需立即制动并就医。临床通过X线、CT等影像检查明确骨折类型,医生会根据年龄、骨折程度及全身状况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患者应严格遵循医嘱进行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