蛀牙疼可能与牙髓受刺激或感染有关,需根据具体病因进行针对性处理。常见的处理方法包括日常护理、药物治疗、补牙治疗、根管治疗以及拔牙等。建议尽早就医检查,由医生评估后选择合适方案。
1、日常护理
若疼痛较轻,需注意保持口腔卫生,进食后用温水或含氟牙膏刷牙,配合牙线清除食物残渣。避免食用过冷、过热或高糖食物,减少对牙齿的刺激。日常正确刷牙有助于延缓龋齿进展。
2、药物治疗
若出现牙髓炎或根尖周炎,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对乙酰氨基酚片等药物缓解疼痛。若伴随细菌感染,可能需联合阿莫西林胶囊、甲硝唑片等抗生素控制炎症,但需注意药物过敏风险。
3、补牙治疗
对于未累及牙髓的浅龋或中龋,医生会清除腐坏牙体组织,采用复合树脂、玻璃离子等材料填充龋洞,恢复牙齿形态和功能。补牙后需避免咀嚼硬物,防止充填物脱落。
4、根管治疗
若龋坏已引发牙髓炎或根尖周炎,需通过根管治疗清除感染牙髓,消毒根管后填充材料。该治疗可保留患牙,术后可能需佩戴牙冠保护脆弱的牙体组织。
5、拔牙
当龋齿严重破坏牙体且无法保留时,可能需拔除患牙。术后需按医嘱咬棉球止血,24小时内避免漱口或进食过热食物。缺牙区域后期可通过种植牙、固定义齿等方式修复。
蛀牙疼痛提示牙体组织已受损,自行服用止痛药或抗生素仅能暂时缓解症状,无法阻止龋齿进展。长期未治疗可能导致牙髓坏死、根尖囊肿等并发症。建议出现牙疼症状时及时到口腔科就诊,通过X线片明确龋坏程度,早发现早治疗可显著提高患牙保留率。日常应每半年进行一次口腔检查,发现早期龋损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