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吐奶可能是生理性原因所致,也可能与胃食管反流病、感染等疾病原因有关。生理性吐奶通常与婴儿胃部发育特点有关,若频繁吐奶或伴有其他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检查。
1、生理性原因
婴儿胃呈水平位,贲门括约肌发育不完善,喂奶后平卧或腹压增高时,奶液容易反流至口腔。这种情况多发生在3月龄内的婴儿,吐奶量较少且不影响生长发育,随着月龄增长会逐渐改善。家长喂奶后需竖抱拍嗝,避免立即平躺。
2、胃食管反流病
若吐奶呈喷射状且次数频繁,可能因食管下段括约肌功能障碍导致病理性反流。患儿常伴有烦躁不安、体重增长缓慢等症状,需通过24小时食管pH监测确诊。一般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奥美拉唑肠溶片、多潘立酮混悬液等药物改善。
3、感染
呼吸道感染引发的咳嗽可能刺激咽部引发吐奶,轮状病毒或细菌性肠炎会导致呕吐伴腹泻。感染性疾病可遵医嘱使用阿莫西林颗粒、蒙脱石散等药物治疗。
若吐奶伴随发热、精神萎靡、血性呕吐物等情况,需立即就医排除肠梗阻、脑膜炎等急重症。日常喂养建议采用少量多次方式,奶后保持斜坡卧位30分钟,使用防胀气奶瓶并注意奶嘴孔大小合适。哺乳期母亲需避免进食易致敏食物,配方奶喂养者需严格按比例冲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