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通常可遵医嘱使用抗病毒药物、解热镇痛药、止咳化痰药、免疫调节剂以及中成药等进行治疗。具体用药需根据病情严重程度、症状表现及医生评估后决定。
1、抗病毒药物
奈玛特韦片/利托那韦片组合包装、阿兹夫定片等抗病毒药物可直接抑制病毒复制,适用于存在高危因素或可能进展为重症的感染者。这类药物需在感染早期使用,且需严格遵循医生指导的剂量和疗程。
2、解热镇痛药
对于发热超过38.5℃或伴有明显头痛、肌肉酸痛者,可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对乙酰氨基酚片等非甾体抗炎药。体温低于38.5℃时建议优先物理降温,合并消化道疾病患者需注意药物可能引起的胃肠道反应。
3、止咳化痰药
剧烈干咳者可选用氢溴酸右美沙芬片,痰液黏稠者可服用盐酸氨溴索口服溶液、乙酰半胱氨酸颗粒等黏液溶解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需慎用中枢性镇咳药物。
4、免疫调节剂
胸腺肽肠溶片、人免疫球蛋白等药物可调节机体免疫功能,适用于淋巴细胞计数显著降低或免疫缺陷患者,需注意过敏反应等用药风险。
5、中成药
连花清瘟胶囊、金花清感颗粒等具有清热解毒功效,可改善发热、咽痛等症状,但不宜与解热镇痛药叠加使用,脾胃虚寒者需谨慎服用。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属于自限性疾病,轻型患者无需特殊治疗。若出现持续高热超过3天、呼吸频率增快、血氧饱和度低于93%等情况,需立即就医。所有药物使用前应咨询医师或药师,避免自行联合用药导致肝肾功能损伤,治疗期间需保证充足水分摄入和营养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