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腰肌劳损的药物主要包括非甾体抗炎药、肌松药以及外用贴膏等,同时需配合物理治疗和日常调理。常见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日常调理、中医治疗及手术治疗,需根据病情严重程度选择合适方案。
1、药物治疗
非甾体抗炎药可通过抑制前列腺素合成缓解局部炎症和疼痛,常用药物有布洛芬缓释胶囊、双氯芬酸钠片、塞来昔布胶囊等。肌松药如盐酸乙哌立松片、氯唑沙宗片可缓解肌肉痉挛。外用药物如氟比洛芬凝胶贴膏、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可直接作用于疼痛部位,减少胃肠道刺激。
2、物理治疗
红外线照射等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速代谢产物排出。热敷或冷敷能缓解肌肉紧张,急性期建议冷敷,慢性期推荐热敷。牵引治疗适用于伴有腰椎小关节紊乱的患者。
3、日常调理
保持正确坐姿和站姿,避免久坐久站。睡眠时选择硬度适中的床垫,腰部可垫软枕维持生理曲度。加强腰背肌锻炼,如小燕飞、五点支撑法等,需循序渐进避免过度负荷。
4、中医治疗
针灸可通过刺激委中、肾俞等穴位疏通经络,推拿手法能松解局部软组织粘连。中药熏洗常用艾叶、伸筋草等具有温经通络作用的药材,需在中医师指导下进行。
5、手术治疗
对于合并腰椎间盘突出症或椎管狭窄的严重病例,若保守治疗无效可考虑椎间孔镜等微创手术。开放性手术如椎板切除术适用于神经压迫症状明显者,但临床实际需要手术的比例不足5%。
腰肌劳损患者应避免腰部受凉,减少弯腰提重物等动作。急性发作期需卧床休息2-3天,疼痛缓解后逐步恢复日常活动。若出现下肢放射痛、麻木等神经症状,应及时进行MRI检查排除器质性病变。所有药物治疗均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长期使用非甾体抗炎药需定期监测肝肾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