眩晕症的症状主要包括旋转性眩晕、平衡障碍、恶心呕吐、耳鸣耳聋以及自主神经症状等,具体表现因病因不同而有所差异。
1、旋转性眩晕
患者常感到自身或周围环境在旋转、摇晃或倾斜,通常由内耳前庭系统功能障碍引起。例如,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耳石症)会在头部位置改变时诱发短暂眩晕,而前庭神经炎则可能引起持续性眩晕。
2、平衡障碍
患者可能出现站立或行走不稳,身体向一侧倾斜,甚至无法维持正常体位。这种症状与小脑功能障碍或本体感觉异常有关,常见于梅尼埃病或中枢性眩晕。
3、恶心呕吐
前庭系统受到刺激时,可通过前庭-迷走神经反射引发胃肠反应。恶心常伴随剧烈眩晕发作,呕吐可能反复出现,尤其在急性前庭神经元炎或重度梅尼埃病发作时更为明显。
4、耳鸣耳聋
部分患者会出现单侧或双侧耳鸣,伴随听力下降或耳闷胀感。这类症状多提示内耳疾病,如梅尼埃病发作期,淋巴液积聚导致膜迷路压力升高,从而影响听觉功能。
5、自主神经症状
眩晕发作时常伴有面色苍白、出冷汗、心悸等表现,这是由于前庭系统与自主神经系统存在神经连接,前庭刺激可引发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
若出现持续或反复发作的眩晕,建议及时到耳鼻喉科或神经内科就诊,通过前庭功能检查、听力学评估及影像学检查明确病因。日常生活中需避免快速转头、过度劳累等诱发因素,发作期间应保持环境安静并采取防跌倒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