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眼在临床上称为麦粒肿,可能是细菌感染、用眼不卫生以及免疫力下降等原因引起的。该病主要与睑板腺或睫毛毛囊的炎症反应有关,患者常伴有局部红肿、疼痛等症状。
1、细菌感染
麦粒肿多由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引起。细菌侵入眼睑腺体后引发急性化脓性炎症,可导致眼睑边缘形成红色硬结,伴随压痛、灼热感等症状。患者一般可以遵医嘱使用红霉素眼膏、左氧氟沙星滴眼液、妥布霉素滴眼液等抗生素药物控制感染。
2、用眼不卫生
经常用手揉眼、佩戴隐形眼镜时不注意清洁等行为,可能将细菌带入眼部,增加麦粒肿的发病风险。患者日常需保持眼部清洁,避免用脏手接触眼睛,卸妆时应彻底清洁眼周,以减少细菌滋生。
3、免疫力下降
长期熬夜、过度疲劳或患有糖尿病等基础疾病时,身体抵抗力降低,眼睑腺体更易受到细菌侵袭。这类患者需调整作息,保证充足睡眠,并积极控制血糖等基础疾病,必要时可通过热敷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帮助炎症消退。
若麦粒肿反复发作或出现脓肿破溃等情况,应及时到眼科就诊。医生会根据病情进行切开排脓等处理,避免自行挤压患处,以防感染扩散引起眶周蜂窝织炎等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