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暑通常会出现头晕头痛、大量出汗、肌肉痉挛、体温升高以及意识障碍等症状。中暑的发生与高温环境下体温调节失衡有关,不同阶段症状可能逐渐加重。
1、头晕头痛
中暑早期由于高温导致血管扩张,血液大量流向体表,脑部供血相对不足,可能引发头晕、头部胀痛感。部分患者还会伴随恶心、注意力不集中等表现。
2、大量出汗
体温调节中枢为维持正常体温,会促使汗腺分泌大量汗液。尤其在先兆中暑或轻症中暑阶段,患者可能出现全身湿透、衣服被汗水浸透等情况。
3、肌肉痉挛
大量出汗导致体内钠、钾等电解质流失,可能引发四肢或腹部肌肉痉挛性疼痛,常见于小腿、手臂等部位,严重时可能影响活动能力。
4、体温升高
随着病情进展,体温调节功能失调会导致核心温度升高。轻症中暑体温常升至38℃以上,重症热射病患者体温可超过40℃,皮肤触摸有明显灼热感。
5、意识障碍
重症中暑可能出现谵妄、嗜睡、昏迷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这与高温直接损伤脑细胞、脑水肿及颅内压增高有关,属于危急情况。
若在高温环境中出现上述症状,需立即转移到阴凉处,用湿毛巾冷敷降温,并补充含电解质的饮品。对于意识不清或持续高热者,应紧急送医进行静脉补液、血液净化等治疗,避免多器官功能衰竭等严重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