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卵期通常指女性月经周期中卵子从卵巢排出的阶段,是生育能力较高的时期。这一阶段涉及激素变化和生殖系统活动,可能伴随轻微身体症状,建议通过科学方法监测以指导备孕或避孕。
排卵期的时间范围一般在下次月经来潮前14天左右。月经周期规律的女性,排卵日多位于周期的中间时段。例如28天周期者排卵日约在第14天,前后3-5天都属于易受孕期。但个体差异较大,周期不规律者需通过其他方法判断。
此时体内雌激素水平达到峰值,可能引发基础体温上升0.3-0.5℃。部分女性会出现宫颈黏液变稀薄、呈蛋清样拉丝状,乳房胀痛或单侧下腹隐痛等排卵期症状,这些生理变化与卵泡破裂释放卵子有关。
此阶段受孕概率显著提升,卵子排出后可在输卵管存活12-24小时,而精子在女性生殖道内可存活3-5天。因此排卵日前5天至后1天属于最易受孕期,备孕夫妇在此期间同房可提高受孕几率。
建议通过基础体温测量、排卵试纸检测或超声监测等方式准确判断排卵期。若存在月经紊乱、长期未孕等情况,应及时就诊妇科进行激素六项、卵泡监测等检查。避孕需求者在此阶段需加强避孕措施,避免意外妊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