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脾虚乏力怎么治

江一平 中医消化科 主任医师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脾虚乏力的治疗通常包括中药调理、饮食调理、艾灸治疗、运动锻炼以及情志调节等方式,需根据具体证型遵医嘱综合调治。脾虚是中医常见证候,常因饮食不节或久病体虚导致,需辨证施治。

1、中药调理

脾虚乏力患者可遵医嘱使用补益类中药,例如四君子汤、参苓白术散、补中益气丸等。这些方剂具有健脾益气的作用,能改善脾失运化引起的倦怠、食少等症状。用药时需结合舌脉辨证,避免自行用药。

2、饮食调理

日常可适量摄入山药、红枣、小米粥等健脾益气的食物。山药性平味甘,能补脾养胃;红枣可调和气血,但需避免过量食用滋腻碍胃的食物,如肥肉、奶油等,以免加重脾虚。

3、艾灸治疗

艾灸足三里穴、脾俞穴、中脘穴等有助于温补脾阳。足三里穴为足阳明胃经合穴,刺激该穴位可增强脾胃运化功能;脾俞穴位于背部,艾灸能直接调节脾脏气血。建议在专业医师指导下操作。

4、运动锻炼

选择八段锦、太极拳等舒缓运动可促进气血运行。八段锦中的“调理脾胃须单举”动作能增强脾胃功能,但需避免剧烈运动耗伤正气,每周锻炼3-5次为宜。

5、情志调节

保持情绪舒畅有助于脾胃气机调达。中医认为忧思伤脾,长期焦虑可能加重腹胀、食欲不振等症状,可通过冥想、社交等方式疏解压力。

脾虚乏力患者需注意规律作息,避免熬夜损伤阳气。若出现长时间腹泻、消瘦或症状加重,应及时到中医科就诊,完善舌诊、脉诊等检查。治疗期间需遵医嘱调整用药方案,不可擅自增减药量。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