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具有一定的传染性,但具体传染风险与感冒类型有关。普通感冒多为鼻病毒、冠状病毒等引起,传染性相对较低;流行性感冒由流感病毒导致,传染性较强。
普通感冒的传染途径主要为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当患者咳嗽、打喷嚏时,病毒可通过空气中的飞沫传播。若健康人群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体表面后触摸口鼻,也可能被感染。但在通风良好的环境中,普通感冒的传播风险会显著降低。流感病毒具有更强的传播能力,其病毒载量较高,在人群密集场所更容易通过气溶胶传播,且潜伏期和发病期均具有传染性。
免疫系统功能状态显著影响感染概率。婴幼儿、老年人以及患有慢性疾病的人群,由于免疫力相对较弱,接触病毒后更易被感染。健康成年人在病毒暴露后是否发病,与接触剂量以及自身免疫应答强度密切相关。
日常保持室内通风、规范佩戴口罩、勤洗手等防护措施可有效阻断传播链。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时应做好自我隔离,流感高发季节建议易感人群接种疫苗。若出现持续高热、呼吸困难等重症表现,需及时就医进行抗病毒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