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全飞秒手术的危害及后遗症

王安安 眼科 副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附属眼科医院 三甲

全飞秒手术是一种常见的近视矫正手术,总体安全性较高,但仍存在一定的危害及后遗症风险,如干眼症、感染、角膜瓣移位、眩光、夜视力下降以及视力回退等。具体风险因人而异,需结合术前检查结果综合评估。

1、干眼症

全飞秒手术会切断部分角膜神经纤维,可能影响泪液分泌功能,导致术后眼睛干涩、异物感。多数患者症状在3-6个月内逐渐缓解,但少数人可能持续更久,需长期使用人工泪液缓解。

2、感染

术后角膜处于修复期,若未规范使用抗生素滴眼液或接触污染环境,可能引发角膜炎。表现为眼红、疼痛、分泌物增多,严重者可形成角膜溃疡,需及时抗感染治疗。

3、角膜瓣移位

术中制作的微小角膜透镜切口若受到外力撞击,可能发生角膜层间错位。这种情况常见于术后1周内,需立即就医复位,否则可能影响视力矫正效果。

4、眩光和夜视力下降

部分患者术后出现光晕、星芒状眩光,尤其在夜间瞳孔直径大于治疗光区时更明显。这种情况与个体瞳孔大小、手术设计参数相关,通常需要3-6个月适应期。

5、视力回退

少数高度近视患者因角膜愈合反应过强或术后用眼习惯不良,可能出现屈光回退。数据显示,约3%-5%的患者术后5年内出现50度以上近视反弹,可通过二次手术或配镜矫正。

全飞秒手术前需严格筛查角膜厚度、曲率及泪膜功能,术后应按医嘱使用氟米龙滴眼液等抗炎药物,避免揉眼和剧烈运动。若出现持续眼痛、视力骤降或大量分泌物,应立即到眼科就诊排查并发症。术后定期复查角膜地形图和眼表功能,有助于早期发现异常。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