腱鞘炎可能是由过度使用、外伤、感染、退行性变及疾病因素等引起的。腱鞘是包裹肌腱的双层套管样结构,具有保护和润滑肌腱的作用。当腱鞘因各种原因发生炎症时,可出现局部疼痛、肿胀及活动受限等症状。
1、过度使用
长时间重复某一动作会导致肌腱和腱鞘过度摩擦,引发无菌性炎症。例如频繁使用手指或手腕的人群,容易发生狭窄性腱鞘炎,出现“弹响指”或“扳机指”现象。此时需减少患处活动,可配合热敷缓解症状。
2、外伤
外力撞击或切割伤可能直接损伤腱鞘,导致局部充血、水肿。若未及时处理,可能继发感染或形成慢性炎症。急性期应制动休息,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氟比洛芬凝胶贴膏、双氯芬酸钠缓释片等药物控制炎症。
3、感染
细菌通过伤口侵入腱鞘可引起化脓性腱鞘炎,常见于手部刺伤后。患者会出现红、肿、热、痛等典型感染症状,严重时可能影响肌腱功能。需遵医嘱使用头孢克肟胶囊、阿莫西林胶囊等抗生素治疗,必要时进行手术引流。
4、退行性变
随着年龄增长,腱鞘逐渐发生退行性改变,弹性和润滑功能下降。这种情况多见于中老年人群,可能与局部血液循环减弱有关。可通过超声波治疗、红外线照射等物理疗法改善局部代谢。
5、疾病因素
类风湿关节炎、痛风等疾病可能累及腱鞘,引发继发性炎症。此类患者需针对原发病进行治疗,如使用甲氨蝶呤片、秋水仙碱片等药物控制病情进展,同时配合局部封闭注射治疗。
若出现手指屈伸困难、关节僵硬或持续疼痛等症状,建议尽早就医明确诊断。日常生活中需注意劳逸结合,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从事手部劳作时可佩戴护具减轻肌腱压力。急性发作期应严格遵医嘱进行治疗,防止病情迁延不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