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乙肝的症状及治疗有哪些

邬喆斌 感染科 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三甲

乙肝患者可能出现乏力、食欲减退、黄疸等症状,治疗通常包括抗病毒治疗、保肝治疗、免疫调节等方法。具体症状和治疗方法因人而异,需结合临床检查结果由医生制定个体化方案。

1、乏力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可能导致肝细胞损伤,影响肝脏代谢功能,使人体能量供应不足。患者常感到持续疲倦,活动后加重,休息难以缓解,部分患者伴随低热症状。

2、食欲减退

肝脏分泌胆汁功能受损会影响脂肪消化,导致食欲下降、厌油腻。患者可能出现饭后腹胀、恶心等消化不良症状,长期可致体重下降和营养不良。

3、黄疸

肝细胞受损后胆红素代谢障碍,表现为皮肤和巩膜黄染,尿液颜色加深呈浓茶色。严重时可出现皮肤瘙痒,粪便颜色变浅等胆汁淤积症状。

4、抗病毒治疗

慢性乙肝患者需遵医嘱使用恩替卡韦片、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片、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片等核苷类似物,这类药物可有效抑制病毒复制,延缓肝纤维化进程。

5、保肝治疗

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注射用还原型谷胱甘肽、水飞蓟宾胶囊等药物,有助于改善肝功能,促进肝细胞修复,降低转氨酶水平。

乙肝患者应避免饮酒和滥用药物,保持规律作息。建议每3-6个月进行肝功能、乙型肝炎病毒DNA和肝脏超声检查。家庭成员应及时接种乙肝疫苗,发生暴露风险时可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进行阻断。治疗期间需严格遵医嘱用药,不可自行调整剂量或停药。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