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近视眼手术的风险和后遗症

王安安 眼科 副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附属眼科医院 三甲

近视眼手术可能存在干眼症、夜间眩光、屈光回退、角膜感染、圆锥角膜等风险和后遗症。由于手术方式和个人体质差异,具体发生概率和程度因人而异,需严格遵循医生建议进行术前评估。

1、干眼症

近视眼手术可能暂时性损伤角膜神经,导致泪液分泌减少或泪膜稳定性下降。患者术后常出现眼睛干涩、异物感等症状,多数在3-6个月内逐渐缓解。可通过人工泪液、热敷或睑板腺按摩进行缓解,严重时可考虑泪小点栓塞治疗。

2、夜间眩光

角膜切削区与暗环境下瞳孔扩大的直径不匹配时,光线在角膜边缘发生散射,易引发光晕、星芒状眩光等视觉干扰。此类症状在瞳孔较大或高度近视患者中更明显,通常术后3-6个月逐渐适应,极少数需二次增效手术。

3、屈光回退

约1%-5%的患者术后可能出现视力再次下降,多见于高度近视、角膜修复反应过强或术后未规范用眼者。若回退度数超过100度且稳定半年以上,经评估可考虑二次激光矫正或ICL晶体植入。

4、角膜感染

激光类手术因切削角膜组织,术后存在约0.02%-0.2%的感染风险。表现为眼红、疼痛、视力骤降,需立即使用强化抗生素滴眼液。严格遵循术后用药和卫生规范,可显著降低发生率。

5、圆锥角膜

角膜基质过度切削导致生物力学稳定性下降,发生率约为0.04%-0.6%。表现为进行性视力下降和不规则散光,可通过角膜交联术加固,严重者需角膜移植。术前严格筛查角膜厚度和形态可有效预防。

近视眼手术需在正规医疗机构进行系统检查,排除手术禁忌证。术后应按医嘱使用抗生素和人工泪液,避免揉眼和游泳,定期复查角膜形态。若出现持续眼痛、视力波动或急剧下降,应立即就诊排查并发症。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