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共振成像一般用于检查中枢神经系统、腹部盆腔器官、肌肉骨骼系统、心血管系统以及肿瘤性病变等。该检查利用磁场和无线电波生成人体内部结构的详细图像,有助于发现多种疾病或异常情况。
1、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磁共振对脑部和脊髓的显像效果较好,能够清晰显示脑组织、脑室、脑神经及脊髓结构。常用于诊断脑梗死、脑肿瘤、脑出血、多发性硬化、脑炎等疾病,也可评估癫痫、脑外伤后的损伤范围。对于脊髓病变如椎间盘突出、脊髓肿瘤、脊髓炎等同样具有较高诊断价值。
2、腹部盆腔器官检查
该检查无需注射造影剂即可清晰显示肝脏、胆囊、胰腺、脾脏、肾脏等实质器官。对于肝硬化、肝血管瘤、胰腺炎、肾囊肿等病变的鉴别诊断有帮助。在盆腔检查中,可观察子宫肌瘤、卵巢肿瘤、前列腺增生等疾病,对女性生殖系统先天畸形的评估也较准确。
3、肌肉骨骼系统损伤
磁共振能清晰显示关节软骨、半月板、韧带、肌腱等软组织。常用于诊断膝关节半月板撕裂、交叉韧带损伤、肩袖损伤、踝关节扭伤等运动损伤。对于骨肿瘤、骨髓炎、骨坏死等骨骼疾病,以及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炎症性关节病变的诊断和分期具有重要作用。
4、心血管系统评估
心脏磁共振可清晰显示心肌结构、心脏瓣膜及心包情况,用于诊断急性心肌梗死、心肌病、心脏肿瘤等疾病。血管成像能无创评估主动脉夹层、动脉瘤、下肢动脉狭窄等血管病变,对先天性心脏病术后随访也有重要价值。
5、肿瘤性病变检测
磁共振的高分辨率使其能够发现早期肿瘤,并判断肿瘤的位置、大小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通过弥散加权成像等功能学检查,可辅助鉴别肿瘤良恶性。常用于乳腺肿瘤、肝癌、胰腺癌、前列腺癌等疾病的筛查和分期。
磁共振检查无电离辐射,但检查时间较长且费用较高。体内装有心脏起搏器、金属假体或幽闭恐惧症患者需提前告知医生。检查前需去除随身金属物品,检查过程中需保持体位静止以获得清晰图像。具体检查部位和项目应遵循临床医生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