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可以通过物理降温、补充水分、药物治疗、对因治疗以及及时就医等方式进行缓解和治疗。发热是机体对抗感染的防御反应,但持续高热可能引发不适,需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措施。
1、物理降温
使用退热贴或温毛巾擦拭额头、颈部、腋窝等部位,通过水分蒸发带走体表热量。避免使用酒精或过冷的水擦拭,以免刺激皮肤或引发寒战。
2、补充水分
发热时体内水分流失加快,需多喝温开水或口服补液盐,维持电解质平衡。避免饮用咖啡、浓茶等利尿饮品,防止加重脱水。
3、药物治疗
体温超过38.5℃或伴有明显不适时,可遵医嘱服用对乙酰氨基酚片、布洛芬缓释胶囊等退热药。对于风寒感冒引起的发热,可选用小柴胡颗粒等中成药。
4、对因治疗
细菌感染引起的发热需使用阿莫西林胶囊、头孢克肟片等抗生素;病毒感染通常以对症治疗为主,甲型流感可用奥司他韦胶囊进行抗病毒治疗。
5、及时就医
若体温持续超过39℃且不退,或伴有意识模糊、抽搐、皮疹等症状,需立即就诊。婴幼儿出现热性惊厥或发热超过3天未缓解时,应及时儿科就诊。
发热期间需保持环境通风,穿着透气衣物,避免过度捂汗。用药需严格遵循说明书剂量,儿童应选择混悬液等适合剂型,孕妇及肝肾功能异常者用药前需咨询医生。若体温反复或伴随其他系统症状,建议完善血常规检查明确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