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细菌性感染怎么回事,怎么办

邬喆斌 感染科 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三甲

细菌性感染是病原菌侵入人体引发的炎症反应,常见原因包括免疫力低下、皮肤黏膜屏障受损、接触传染源等。治疗方法通常有日常护理、物理治疗、药物治疗等,需根据病情严重程度选择。

1、免疫力低下

当人体免疫系统功能下降时,如长期熬夜、营养不良或患有慢性疾病,对细菌的防御能力减弱,易发生感染。此类患者可能出现反复发热、伤口愈合缓慢等症状。日常需保证充足睡眠,均衡饮食,必要时可遵医嘱使用胸腺肽、转移因子等免疫调节剂。

2、皮肤黏膜损伤

烧伤、擦伤或手术切口等导致皮肤完整性破坏,细菌通过破损处侵入引发感染,常见局部红肿热痛。需及时用碘伏消毒创面,保持清洁干燥。若形成脓肿,需由医生切开引流,并配合头孢克肟、阿莫西林等抗生素治疗。

3、接触传染源

接触被细菌污染的物品或与感染者密切接触,如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等通过飞沫或接触传播。感染后可能出现呼吸道症状或皮肤化脓。患者应佩戴口罩,做好手卫生。确诊后可遵医嘱使用左氧氟沙星、阿奇霉素等抗菌药物。

细菌性感染的具体治疗方案需经医生评估后确定,若出现持续高热、化脓性病变或血象异常,应及时到感染科就诊。治疗期间应严格遵医嘱足量足疗程用药,避免自行停药导致细菌耐药。日常注意加强手卫生,避免接触感染源,高危人群可接种相应疫苗预防。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