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驱虫一般可遵医嘱服用阿苯达唑、甲苯咪唑、磷酸哌嗪宝塔糖等药物,但具体用药需结合寄生虫类型和患儿年龄选择。家长不可自行盲目用药,应在医生指导下规范治疗。
1、阿苯达唑
阿苯达唑属于广谱驱虫药,对蛔虫、蛲虫、钩虫等多种肠道寄生虫有效。该药通过抑制寄生虫对葡萄糖的吸收,使其因能量耗竭而死亡。2岁以上儿童可遵医嘱按体重调整剂量服用,部分患儿可能出现轻微腹痛或头晕反应,通常无需特殊处理。
2、甲苯咪唑
甲苯咪唑能不可逆性抑制寄生虫的肠壁细胞质微管系统,阻断其对多种营养的吸收。该药适用于钩虫、蛔虫、鞭虫等感染,1岁以上儿童可使用咀嚼片剂型。治疗期间可能出现腹泻或皮疹,但多数症状在停药后自行缓解。
3、磷酸哌嗪宝塔糖
该药主要成分磷酸哌嗪能麻痹蛔虫肌肉,使其无法附着肠壁而随粪便排出。适用于幼儿蛔虫感染,但需严格按年龄调整剂量。部分儿童服药后可能出现恶心或荨麻疹,若出现抽搐等严重反应需立即停药就医。
日常需注意培养儿童饭前便后洗手习惯,生食瓜果要彻底清洗。若发现患儿反复腹痛、夜间磨牙或肛周瘙痒等症状,应及时到儿科或感染科就诊。驱虫治疗结束后需复查粪便虫卵,确认驱虫效果并排除混合感染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