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MRI检查是什么

杨毕伟 肿瘤科 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三甲

MRI检查即磁共振成像,是一种利用磁场和无线电波生成人体内部结构详细影像的医学检查手段。其基本原理是通过磁场使体内氢原子核发生共振,再通过接收共振信号重建图像。MRI检查具有无创、无辐射、高分辨率等优势,广泛应用于神经系统、骨骼肌肉系统及腹部器官等疾病的诊断。

1、基本原理

MRI检查利用强磁场和射频脉冲使人体内的氢原子核发生共振。当射频脉冲停止后,氢原子会释放能量并发出信号,这些信号被接收器捕获后,通过计算机处理形成横断面或三维图像。该技术对软组织分辨力极佳,可清晰显示脑组织、脊髓、关节软骨等结构。

2、临床应用

MRI在神经系统疾病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可检测脑梗死、脑肿瘤、多发性硬化等病变。对于脊柱疾病如椎间盘突出、脊髓损伤,MRI能准确显示压迫部位和程度。此外,在腹部检查中可用于评估肝脏、胰腺等器官的肿瘤性病变,并广泛应用于骨关节损伤和运动系统疾病的诊断。

3、优势与注意事项

相较于CT检查,MRI无电离辐射,适合儿童和孕妇等特殊人群。但检查时需去除金属物品,体内有心脏起搏器、金属假体或幽闭恐惧症患者可能无法接受此项检查。

进行MRI检查前应主动告知医生体内金属植入物情况,检查中需配合技师指令完成吸气、屏气等动作。若对封闭空间感到焦虑,可提前与医务人员沟通缓解措施。检查结果需由专业影像科医生解读,并结合临床症状综合判断。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