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什么是动脉硬化

赵艳平 血管外科 副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三甲

动脉硬化是血管壁增厚、弹性降低的一种病理改变,通常由脂质沉积、慢性炎症等因素引起。其主要特征为动脉内膜斑块形成,可引发血管狭窄或闭塞,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等并发症。

1、形成原因

动脉硬化主要与长期高脂血症、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有关。血液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过量时,会渗入血管内膜形成脂质条纹。氧化应激反应会激活单核细胞转化为巨噬细胞,吞噬脂质后形成泡沫细胞,逐渐发展为纤维斑块。吸烟、肥胖等因素会加速内皮细胞损伤。

2、临床表现

早期无明显症状,随着病情进展可能出现间歇性跛行、胸痛等症状。颈动脉硬化可导致头晕、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冠状动脉硬化引发心绞痛时表现为压榨性胸痛。严重者会发生急性心肌梗死、脑梗死等急症,出现持续胸痛、偏瘫、失语等表现。

3、防治手段

控制危险因素包括使用阿托伐他汀钙片调节血脂、硝苯地平控释片管理血压。定期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冠状动脉CTA等影像学检查。出现血管严重狭窄时需行支架植入术或颈动脉内膜剥脱术。生活方式干预需保持低盐低脂饮食,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

若存在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建议定期监测血管健康状态。出现胸闷、肢体麻木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通过血管造影等检查评估病变程度,遵医嘱选择药物或手术治疗方案。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