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血压可能是直立性低血压、心脏疾病、内分泌紊乱等原因引起的,建议及时就医,根据原因做针对性的改善。
1.直立性低血压
当人体从卧位或坐位快速站立时,血压下降超过20毫米汞柱,可能引起头晕、眼前发黑等症状。治疗方法包括增加水分摄入、穿弹力袜等,必要时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米多君、氟氢可的松、麻黄碱等药物。
2.心脏疾病
心脏泵血功能减弱,如急性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等,会导致血压下降。治疗需针对心脏疾病本身,如使用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等药物,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3.内分泌紊乱
如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甲状腺功能减退等,可引起血压降低。治疗方法包括补充激素,如氢化可的松、左甲状腺素钠、地塞米松等,并在医生指导下调整剂量。
除以上原因外,还可能与营养不良、严重感染等因素有关。日常生活中应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如出现低血压症状,应及时就医检查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