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调整作息、心理治疗、药物治疗、物理治疗以及中医治疗等。具体需根据病因及严重程度选择适合的干预措施,建议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规范治疗。
1、调整作息
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是改善睡眠的基础。建议每日固定起床和入睡时间,避免白天长时间补觉,减少午睡时间至30分钟以内。睡前避免使用电子产品,保持卧室安静、光线柔和,可通过听轻音乐或阅读帮助放松。
2、心理治疗
认知行为疗法是慢性失眠的首选治疗方式。通过纠正对睡眠的错误认知、建立正确的睡眠习惯,帮助缓解焦虑情绪。若存在焦虑症、抑郁症等心理疾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阿普唑仑片、盐酸帕罗西汀片等药物。
3、药物治疗
短期失眠可遵医嘱使用酒石酸唑吡坦片等非苯二氮䓬类药物,疗程不超过4周。中重度失眠可选用劳拉西泮片、艾司唑仑片等苯二氮䓬类药物,但需注意长期使用可能产生依赖性。褪黑素受体激动剂如阿戈美拉汀片适用于昼夜节律紊乱者。
4、物理治疗
重复经颅磁刺激可通过调节大脑皮层兴奋性改善睡眠质量。光照疗法对生物钟紊乱型失眠效果显著,建议每日早晨接受30分钟5000勒克斯以上的白光照射。
5、中医治疗
需经中医师辨证后用药,肝火扰心证可用龙胆泻肝丸,心脾两虚证适合归脾丸,心肾不交证可选用天王补心丹。针灸治疗常选取神门、内关、三阴交等穴位进行调理。
日常应避免睡前摄入咖啡因、尼古丁等兴奋性物质,晚餐不宜过饱。建议进行太极拳、八段锦等舒缓运动,但睡前3小时内避免剧烈运动。若失眠持续超过1个月或伴随情绪异常,应及时到睡眠医学科就诊完善多导睡眠监测。所有药物均需严格遵医嘱使用,不可自行调整剂量或突然停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