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光眼是一组以视神经进行性损伤和特征性视野缺损为特征的眼科疾病,通常与病理性眼压升高有关。该病是导致不可逆性视力损害和失明的主要原因之一,需及时干预以延缓病情进展。
青光眼的发病机制主要涉及眼内压升高超出视神经耐受范围,造成视神经纤维及视网膜神经节细胞逐渐凋亡。房水循环障碍是眼压升高的核心环节,可能由房水排出通道结构异常或功能失调导致。临床上分为开角型青光眼和闭角型青光眼两大类型,前者房角结构开放但引流系统功能异常,后者因虹膜堵塞房角影响房水排出。部分患者可表现为正常眼压性青光眼,其视神经损伤可能与眼压敏感性增高或血管因素相关。
建议40岁以上人群定期进行眼科检查,尤其是有青光眼家族史、高度近视或糖尿病患者更应加强筛查。出现视物模糊、虹视现象、眼胀头痛等症状时,应及时到眼科进行眼压测量、眼底照相、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和视野检查等专项检测。确诊患者需严格遵医嘱使用降眼压药物,必要时接受激光或手术治疗,同时注意避免长时间暗环境用眼、控制情绪波动等诱发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