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切除胆囊有什么影响

胡佳 脾胃科 副主任医师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胆囊是储存和浓缩胆汁的器官,切除后可能对消化功能产生一定影响。胆囊切除术后的常见影响包括消化功能变化、胆汁反流风险、胆管结石概率增加、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以及营养吸收异常等。

1、消化功能变化

胆囊切除术后胆汁无法被浓缩储存,进食时肝脏直接分泌的稀薄胆汁可能不足以充分消化脂肪。患者早期可能出现脂肪泻、腹胀等消化不良症状,通常在术后3-6个月逐渐代偿适应。

2、胆汁反流风险

缺乏胆囊缓冲作用,胆汁可能持续排入十二指肠。当胃肠蠕动异常时,胆汁可能反流至胃部,引发胆汁反流性胃炎,表现为上腹痛、烧心、恶心等症状。

3、胆管结石概率增加

胆囊切除术后胆总管压力增大,胆汁成分可能发生变化,胆管结石的发生率约提高5%-10%。定期复查腹部超声有助于早期发现。

4、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

约10%-30%患者术后仍存在右上腹痛、消化不良等症状,可能与Oddi括约肌功能障碍或胆管代偿扩张有关,需排除残余结石等器质性病变。

5、营养吸收异常

长期胆汁排泄节律改变可能影响脂溶性维生素(A、D、E、K)的吸收,严重者可出现夜盲症、骨质疏松等表现,需注意膳食补充。

术后建议采取低脂饮食,避免暴饮暴食,逐步增加膳食脂肪比例以适应消化功能变化。出现持续性腹痛、黄疸或体重下降等症状时,应及时就诊进行肝功能、腹部超声等检查。多数患者通过饮食调节和消化功能代偿,可在术后1年内恢复正常的消化吸收能力。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