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门螺杆菌感染后可能出现上腹痛、腹胀、恶心呕吐、口臭等症状,部分患者可能无明显表现。该细菌感染与胃炎、消化性溃疡等疾病相关,症状严重程度因人而异。
1、上腹痛
幽门螺杆菌会破坏胃黏膜屏障,刺激胃酸分泌增多。患者常出现中上腹隐痛或灼痛,多在进食后加重,空腹时可能有所缓解。这种疼痛具有反复发作的特点,可能持续数周或数月。
2、腹胀
细菌代谢产生的气体以及胃排空延迟会导致腹部胀满感。患者进食后可能出现早饱现象,伴随打嗝、嗳气等症状,尤其在摄入油腻食物后更为明显。
3、恶心呕吐
胃黏膜炎症反应会刺激神经反射,引起恶心感。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呕吐,呕吐物多为胃内容物,严重时可见胆汁样物质,但血性呕吐物较为少见。
4、口臭
幽门螺杆菌可在牙菌斑中存活,其代谢产生的硫化物会引发口腔异味。这种口臭通过常规刷牙难以消除,可能影响社交活动。
5、消化道出血
长期感染可能导致胃溃疡形成,侵蚀血管时会出现黑便或呕血。出血量较大时可能伴随头晕、乏力等贫血症状,需紧急医疗干预。
若出现反复上腹不适、不明原因体重下降或排便异常,建议及时进行碳13/14呼气试验检测。确诊感染者需在医生指导下规范使用抗生素联合治疗方案,日常应注意分餐制以避免交叉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