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痛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日常调理、物理治疗、药物治疗、对因治疗以及手术治疗等,需根据具体病因选择合适的方案。若症状持续或加重,建议及时就医。
1.日常调理
饮食方面需避免辛辣、过冷或过热的食物,减少咖啡、酒精等刺激性饮品摄入。建议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小米粥、面条等。同时注意规律进餐,避免暴饮暴食或过度饥饿。作息方面需保证充足睡眠,避免长期精神紧张或焦虑。
2.物理治疗
对于受寒或轻度胃痉挛引起的疼痛,可使用热水袋局部热敷腹部,温度控制在40-50℃为宜,每次15-20分钟。适当按摩中脘穴(位于脐上4寸)或足三里穴(位于膝盖外侧凹陷下3寸),有助于缓解不适。
3.药物治疗
抑制胃酸分泌的药物如奥美拉唑肠溶胶囊、雷贝拉唑钠肠溶片等,可减少胃酸对黏膜的刺激。胃黏膜保护剂如铝碳酸镁咀嚼片、硫糖铝混悬凝胶等,能形成保护层。胃动力不足时可使用多潘立酮片、枸橼酸莫沙必利片等促胃肠动力药。
4.对因治疗
若由幽门螺杆菌感染引起,需采用四联疗法,如阿莫西林胶囊、克拉霉素片联合奥美拉唑肠溶胶囊、枸橼酸铋钾颗粒。胃溃疡患者需规范用药4-6周,十二指肠溃疡需6-8周。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可能需要长期维持治疗。
5.手术治疗
当出现胃穿孔、消化道大出血或确诊胃癌时,需进行外科干预。手术方式包括穿孔修补术、胃大部切除术或肿瘤根治术等,术后需结合放疗化疗等综合治疗手段。
日常需注意观察疼痛性质变化,若出现呕血、黑便、持续消瘦等症状应立即就诊。药物使用需严格遵循医嘱,避免自行调整剂量或疗程。治疗期间建议定期复查胃镜,评估治疗效果及黏膜修复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