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新生儿溶血症怎么治疗

刘洋 儿科 副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三甲

新生儿溶血症的治疗方法通常包括光照疗法、换血疗法、药物治疗、停止母乳喂养以及对症支持治疗等,需根据病情严重程度由医生制定方案。具体治疗需结合患儿胆红素水平、溶血原因及并发症情况综合判断。

1.光照疗法

这是新生儿溶血症最常用的治疗方法。通过特定波长的蓝光照射皮肤,可使未结合胆红素转化为水溶性异构体,经胆汁和尿液排出体外。尤其适用于胆红素水平接近换血阈值但尚未出现神经系统症状的患儿,需注意保护眼睛和生殖器。

2.换血疗法

当患儿出现急性溶血性贫血危象、胆红素水平超过342μmol/L或已出现神经系统症状时,需立即进行换血。此方法可直接清除血液中的游离抗体、致敏红细胞及胆红素,同时补充正常红细胞。Rh溶血多采用Rh阴性同型血,ABO溶血则选用O型红细胞与AB型血浆的混合血。

3.药物治疗

静脉注射白蛋白可增加胆红素与蛋白结合率;静注人免疫球蛋白通过阻断网状内皮系统Fc受体抑制溶血进程;苯巴比妥等酶诱导剂可增强肝细胞代谢能力。需在严密监测下使用,注意药物剂量需精确计算。

4.停止母乳喂养

若确诊为母乳性黄疸,需暂停哺乳3-5天,改为配方奶喂养。暂停期间应定时挤出母乳以维持泌乳,待胆红素下降后可逐步恢复母乳喂养,同时密切监测黄疸反弹情况。

5.对症支持治疗

包括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根据脱水程度给予补液;贫血严重时输注洗涤红细胞;出现呼吸窘迫时给予氧疗;惊厥发作时使用镇静药物。需特别注意维持正常体温和血糖水平,避免加重代谢紊乱。

治疗期间应持续监测经皮胆红素值变化,每4-6小时评估神经系统症状。恢复期需定期复查血红蛋白和网织红细胞计数,注意迟发性贫血的可能。家长应遵医嘱做好喂养护理,避免使用可能加重黄疸的药物,发现患儿出现嗜睡、拒奶、角弓反张等异常表现时需立即告知医护人员。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