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常规检查通常包括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浓度、血小板计数等指标,用于评估血液系统及全身健康状况。这些指标能帮助发现贫血、感染、炎症、血液疾病等问题。
1.红细胞相关指标
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浓度和红细胞压积反映血液携氧能力。若数值偏低可能提示贫血,常见于缺铁、营养不良或慢性失血;数值偏高可能与脱水、红细胞增多症有关。同时,红细胞平均体积等参数可辅助判断贫血类型。
2.白细胞相关指标
白细胞总数及分类计数(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等)反映免疫状态。白细胞升高常见于细菌感染、炎症或应激反应;减少可能与病毒感染、药物副作用或血液病相关。特定类型细胞比例异常有助于鉴别感染类型或排查白血病。
3.血小板计数及参数
血小板数量反映止血功能。血小板减少可能增加出血风险,常见于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再生障碍性贫血;增多可能与感染、缺铁或骨髓增殖性疾病有关。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等参数可辅助判断血小板生成状态。
进行血常规检查前应避免剧烈运动,检查需空腹或遵医嘱。若发现指标异常,应结合其他检查结果和临床症状综合判断,必要时在血液科医生指导下进一步排查病因。日常注意均衡饮食,避免擅自使用影响造血功能的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