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血瘀气滞是什么原因

江一平 中医科 主任医师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血瘀气滞可能是由情绪不畅、外感寒邪、久病体虚等原因引起的。这些因素会导致气血运行不畅,进而出现局部疼痛、面色晦暗等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治疗。

1.情绪不畅

长期抑郁、焦虑或愤怒等不良情绪会影响肝气疏泄功能,导致气机郁滞。气为血之帅,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液运行受阻形成血瘀。患者可能出现胸胁胀痛、月经不调等症状,可遵医嘱使用柴胡疏肝散、血府逐瘀汤等中药方剂调理。

2.外感寒邪

寒冷环境或饮食生冷会导致寒邪侵袭机体,寒性凝滞易使血液运行迟缓。寒邪客于经脉还会阻滞气机升降,形成气滞血瘀互结的状态。这类患者常见手足不温、痛经加重等情况,可通过温经汤、少腹逐瘀汤等药物温经散寒。

3.久病体虚

慢性疾病或年老体弱会导致正气不足,推动血液运行的动力减弱。气虚则血行无力,久病入络则形成瘀血,两者相互作用形成虚实夹杂的病证。患者可能出现乏力、舌质紫暗等表现,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补阳还五汤、八珍汤等益气活血的方剂。

若存在血瘀气滞的情况,建议及时到中医科就诊,通过脉诊、舌诊等方式明确证型。日常生活中需注意调节情绪,避免受凉,适当进行太极拳等舒缓运动促进气血流通。需注意药物需经专业医师辨证后使用,不可自行盲目用药。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