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水栓塞的发生可能与胎膜破裂、子宫静脉血管异常开放以及母体对羊水成分的过敏反应等因素有关。该病起病急骤,需及时救治。
1.胎膜破裂
胎膜破裂是羊水进入母体血液循环的前提条件。在分娩过程中,若胎膜破裂后子宫收缩过强或存在宫颈裂伤等情况,可能导致羊水经破裂的血管进入母体血液循环。患者可能出现突发性呼吸困难、低血压、凝血功能异常等症状。此时需立即进行抗过敏治疗,如遵医嘱使用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氢化可的松注射液、甲泼尼龙注射液等药物。
2.子宫静脉血管异常开放
在剖宫产、人工剥膜、子宫收缩过强等情况下,子宫静脉血管可能因机械性损伤而异常开放,使羊水成分通过开放的血管进入母体循环系统。这种情况可能引发全身炎症反应,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治疗上需及时纠正休克,如使用重酒石酸去甲肾上腺素注射液、盐酸多巴胺注射液等血管活性药物维持血压。
3.母体对羊水成分的过敏反应
羊水中的胎粪、胎脂、胎儿角化上皮等成分进入母体后,可能引发母体发生过敏反应,导致血管内皮损伤和凝血系统激活。患者可出现皮肤黏膜出血、血尿等凝血异常表现。此时需进行抗凝治疗,如遵医嘱使用肝素钠注射液,并补充凝血因子。
若孕妇在分娩过程中出现突发的呼吸困难、发绀、低血压等症状,需立即告知医护人员。羊水栓塞属于产科危急重症,需在具备抢救条件的医院进行紧急处理,包括呼吸支持、循环维持、纠正凝血功能等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