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是糖尿病的两种主要类型,两者的病因、发病机制及治疗方式存在显著差异。1型糖尿病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由于免疫系统异常攻击胰岛β细胞导致胰岛素绝对缺乏;2型糖尿病则与胰岛素抵抗及胰岛β细胞功能进行性减退相关,多与肥胖、遗传等因素有关。
1型糖尿病常见于儿童或青少年,起病急骤,典型症状包括多饮、多尿、体重下降等。患者需终身依赖外源性胰岛素治疗,日常需严格监测血糖,避免酮症酸中毒等急性并发症。2型糖尿病多见于中老年人群,起病隐匿,早期常无明显症状,多数患者通过口服降糖药(如二甲双胍、格列美脲、西格列汀)联合生活方式干预控制血糖,部分病程较长者后期也可能需要胰岛素治疗。
两类糖尿病的管理均需遵循个体化原则。建议确诊后及时在专科医生指导下制定饮食、运动及用药方案,定期监测血糖和并发症情况,尤其需关注心血管、肾脏等靶器官保护。对于超重或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减重5%-10%可显著改善胰岛素敏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