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慢性乙型肝炎检查方法有哪些

史宇飞 感染科 副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三甲

慢性乙型肝炎的检查方法通常包括血清学检测、病毒DNA检测、肝功能检查、影像学检查以及肝脏病理学检查等。具体需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医生建议进行选择。

1.血清学检测

这是慢性乙型肝炎筛查的常用方法,通过抽血检测乙型肝炎病毒抗原抗体系统,即慢性乙型肝炎五项。包括慢性乙型肝炎表面抗原、表面抗体、e抗原、e抗体和核心抗体,可明确是否感染乙型肝炎病毒,区分急性或慢性感染,以及评估免疫状态。

2.病毒DNA检测

通过检测血液中乙型肝炎病毒DNA水平,直接反映病毒复制活跃程度和传染性强弱。该检测有助于判断抗病毒治疗效果,并为治疗方案调整提供依据。

3.肝功能检查

通过检测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谷草转氨酶、胆红素、白蛋白等指标,评估肝脏损伤程度及代谢功能。肝功能异常可能提示乙型肝炎病毒活动引起的肝细胞炎症或纤维化进展。

4.影像学检查

包括腹部B超、CT或MRI,用于观察肝脏形态结构变化,发现肝纤维化、肝硬化、腹水或占位性病变。对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定期影像学监测有助于早期发现并发症。

5.肝脏病理学检查

通过肝穿刺活检获取肝组织样本,在显微镜下观察肝细胞炎症、纤维化程度及病变特征。该检查是评估肝损伤严重程度的金标准,常用于疑难病例诊断或治疗决策。

慢性乙型肝炎感染者应定期复查相关指标,特别是病毒载量和肝功能。日常需避免饮酒、过度劳累,注意饮食营养均衡。若出现乏力、黄疸等症状或检查指标异常,应及时至感染科或肝病科就诊,在医生指导下规范治疗和随访。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