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通常难以完全治愈,但通过规范治疗可有效控制病情发展。多数患者需长期进行抗病毒治疗,以抑制病毒复制、延缓疾病进展,实现临床治愈的目标。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后可分为急性感染和慢性感染两种情况。急性乙型肝炎患者通过规范治疗和自身免疫清除,大部分能达到病毒完全清除并获得终身免疫。但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因病毒DNA整合入肝细胞基因组,目前医疗手段尚无法清除病毒,需通过口服恩替卡韦、替诺福韦等抗病毒药物长期抑制病毒活动,同时配合干扰素治疗调节免疫功能。
虽然无法完全根治,但规范治疗可使病毒载量持续低于检测下限,肝功能指标恢复正常,肝脏纤维化程度得到改善。患者需遵医嘱定期复查肝功能、乙型肝炎病毒DNA、肝脏超声检查等指标,保持规律作息,严格禁酒。随着新型抗病毒药物和免疫疗法的研发,未来可能为慢性乙型肝炎治愈带来新的突破。建议患者保持积极治疗态度,及时到感染科或肝病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