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屑病在中医辨证中既可能涉及阴虚,也可能与阳虚相关,但更多常见于血热、血瘀、血燥等证型,具体需结合患者症状进行个体化判断。该病的病因复杂,需由专业中医师通过望闻问切综合分析。
血热证是银屑病急性期的常见证型,表现为皮肤红斑鲜红、鳞屑较多且伴有瘙痒,可能与外感风热或情志化火有关。中医治疗以清热凉血为主,常用消风散、犀角地黄汤等方剂加减。
病程较久者易出现皮肤暗红斑块增厚、鳞屑固着难脱等症状,多因气血运行不畅所致。治疗常选用桃红四物汤、血府逐瘀汤等活血化瘀类中药,配合局部针灸疗法改善微循环。
部分患者伴随口干咽燥、舌红少苔、五心烦热等阴虚表现,常见于长期反复发作或过度使用温燥药物的患者。此类证型可选用六味地黄丸、知柏地黄丸等滋阴润燥方剂调理。
少数患者出现畏寒肢冷、皮损色淡、遇冷加重等阳虚症状,多与素体阳虚或久病伤阳有关。此时需慎用清热药物,可考虑金匮肾气丸、右归丸等温阳方剂,并配合艾灸等外治法。
银屑病的中医辨证需考虑体质、病程、季节等多重因素,单一证型较少独立存在,临床常见多种证候夹杂。建议患者就诊于正规中医院,通过舌脉诊察明确证型,避免自行判断用药。治疗期间需注意情绪调节,保持皮肤湿润,忌食辛辣发物,定期复诊调整处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