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婴儿急疹的原因和治疗方法有哪些

刘洋 儿科 副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三甲

婴儿急疹通常由病毒感染、免疫力低下以及密切接触传播等原因引起,一般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对症治疗。婴儿急疹常见于人类疱疹病毒6型或7型感染,属于婴幼儿时期常见的出疹性疾病,多数患儿预后良好。

1.病毒感染

婴儿急疹主要由人类疱疹病毒6型或7型感染引起,病毒通过飞沫或密切接触传播。感染后病毒潜伏期约5-15天,随后可能出现持续高热,体温可达39-40℃,发热3-5天后体温骤降并出现玫瑰色斑丘疹。

2.免疫力低下

6个月至2岁的婴幼儿因母体抗体逐渐消失,自身免疫系统尚未完善,易感染病毒引发急疹。患儿常表现为发热期间食欲减退、轻微腹泻,但精神状态一般良好,热退后皮疹从躯干向四肢扩散。

3.密切接触传播

家庭成员或照护者携带病毒时,可通过唾液、共用餐具等途径传染给婴儿。托幼机构等人员密集场所更易发生交叉感染,需做好环境消毒与隔离措施。

婴儿急疹的治疗以对症支持为主,一般不需抗病毒药物。在发热期可进行物理降温,如温水擦浴或使用退热贴。若体温超过38.5℃,需遵医嘱服用对乙酰氨基酚口服溶液。皮疹期需保持皮肤清洁,避免抓挠,可穿着宽松棉质衣物。出现热性惊厥时应立即侧卧防止误吸,并及时送医处理。

患儿发病期间应保证充足液体摄入,母乳喂养者可适当增加哺乳次数。家庭需做好体温监测,若出现持续高热不退、抽搐、嗜睡或拒食等情况,应立即到儿科就诊。皮疹通常2-3天自行消退,痊愈后不会遗留色素沉着或脱屑,家长无需过度焦虑。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