忧郁症是抑郁症的别称,属于一种常见的精神障碍疾病,以显著而持久的情绪低落、兴趣减退为主要特征。患者可能伴有失眠、食欲下降、自我评价过低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出现自伤或自杀倾向。
忧郁症的发病机制涉及生物、心理和社会因素共同作用。生物学因素包括遗传倾向、脑内神经递质失衡等,例如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系统异常。心理因素涉及长期负面认知模式,如过度自责或悲观思维。社会环境因素则与重大生活事件相关,如亲人离世、工作压力或人际关系紧张。该疾病需与正常的抑郁情绪相鉴别,临床诊断要求症状持续两周以上且影响社会功能。
若出现持续情绪低落、丧失生活动力等表现,建议及时到精神心理科就诊。医生通常会通过临床访谈、心理量表和必要的生理检查进行诊断。规范治疗包括心理治疗、药物治疗及物理治疗,其中认知行为疗法和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类药物应用较广泛。日常需保持规律作息,建立社会支持系统,但切勿自行购买抗抑郁药物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