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瘀血是什么意思

江一平 中医科 主任医师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瘀血是中医理论中的一种病理概念,指血液在体内运行不畅或停滞形成的病理产物。它既包括局部血管外的积血,也涉及血液瘀阻在经脉或脏腑内的状态,通常与气血运行障碍相关。

瘀血的形成多与气滞、寒凝、外伤等因素有关。气为血之帅,气机不畅会导致血行受阻;外感寒邪会使血液凝滞,如冻疮引起的局部青紫。此外,跌打损伤导致毛细血管破裂,血液渗出血管外无法及时消散,也会形成皮下瘀斑。女性月经排出不畅也可能引发痛经等瘀血症状。

瘀血部位常出现刺痛感,痛处固定不移,夜间症状可能加重。皮肤可见青紫色瘀斑,舌质多呈紫暗色或伴有瘀点。慢性瘀血可能导致局部组织增生形成肿块,如肝硬化患者的肝区肿块。女性可能出现经血暗紫、血块增多等月经异常表现。

中医常用活血化瘀类药物进行调理,如丹参、红花、三七等。针灸可通过刺激特定穴位促进气血运行,常用血海、膈俞等穴位。日常应注意适度运动促进血液循环,避免久坐不动。外伤初期可冷敷减少出血,48小时后热敷帮助瘀血消散。

长期存在瘀血症状或伴有其他不适时,建议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中医师会根据具体体质进行辨证施治,可能配合拔罐、刮痧等外治法。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保暖,避免寒湿侵袭,保持情绪舒畅以减少气滞风险,适度按摩肢体促进血液回流。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