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原体是一类没有细胞壁的原核微生物,可通过飞沫传播、性接触传播、母婴传播等途径感染人体。其体积微小且结构特殊,能够在人体内引发呼吸道感染、泌尿生殖系统感染等多种疾病。
1.飞沫传播
支原体肺炎等呼吸道感染主要通过感染者咳嗽、打喷嚏时产生的飞沫传播。当健康人群吸入含有病原体的飞沫时,支原体可侵入呼吸道黏膜上皮细胞,引发咽痛、持续性干咳、发热等症状。在人群密集或通风不良的环境中,传播风险显著增加。
2.性接触传播
生殖支原体和解脲支原体可通过性行为传播。未使用安全措施或存在多个性伴侣时,病原体可经生殖道黏膜破损处侵入人体,导致非淋菌性尿道炎、宫颈炎等疾病,表现为尿痛、异常分泌物等症状。此类传播在性活跃人群中较为常见。
3.母婴传播
孕妇感染生殖支原体后,可能通过胎盘垂直传播或分娩时经产道感染胎儿。垂直传播可能导致早产、低体重儿或新生儿肺炎等并发症。产道感染的新生儿可能出现结膜炎、呼吸道感染等疾病,需进行母婴阻断治疗。
日常应注意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咳嗽时遮掩口鼻。性行为中正确使用安全套可降低感染风险。孕妇应按时进行产前检查,发现感染需及时治疗。若出现持续咳嗽、尿路刺激症状或生殖道异常分泌物,建议尽早就医进行病原体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