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中医学的五脏六腑是什么意思

江一平 中医科 主任医师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中医学的五脏六腑是人体脏腑系统的核心概念,其中五脏包括心、肝、脾、肺、肾,六腑包括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它们不仅是解剖结构的描述,更强调生理功能及相互关系的整体性。

1.五脏的生理功能

五脏以“藏精气”为主要功能。心主血脉和神志,推动血液运行;肝主疏泄和藏血,调节气血运行及情绪;脾主运化,负责消化吸收和统摄血液;肺主气司呼吸,调节水液代谢;肾主藏精、主水液代谢和纳气,与生长发育密切相关。五脏之间通过经络相互联系,维持机体平衡。

2.六腑的生理功能

六腑以“传化物”为主要功能。胆储存和排泄胆汁助消化;胃受纳腐熟水谷;小肠分清泌浊,吸收精微;大肠传导糟粕形成粪便;膀胱贮尿排尿;三焦则负责水液运行和气化活动。六腑需保持通畅,以降为顺,共同完成饮食物的消化吸收和排泄。

五脏与六腑通过表里关系相互配合,如心与小肠、肺与大肠等形成功能联动。五脏藏精气的功能为六腑传化水谷提供能量支持,而六腑的代谢产物又反哺五脏。这种动态平衡若被破坏,则可能通过舌象、脉象等外在表现反映出来。

中医学的脏腑理论强调整体观和功能系统,与现代医学的器官概念存在差异。在实际应用中需结合四诊合参,建议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进行脏腑功能的调理或治疗,避免简单对应解剖结构进行判断。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