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中医怎么治疗牙疼

武媛 口腔科 副主任医师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中医治疗牙痛通常以日常调理、针灸治疗、推拿治疗、刺络放血以及中药治疗为主,建议根据具体病因及病情选择合适的方式。若症状持续或加重,应及时就医明确病因。

1.日常调理

包括避免过食辛辣燥热食物,每日用淡盐水漱口清洁口腔,虚火牙痛者可饮用枸杞菊花茶。同时需注意鉴别龋齿、牙髓炎等器质性病变,此类疾病需优先进行口腔专科治疗。

2.针灸治疗

通过刺激特定穴位疏通经络气血。常选取合谷穴(手阳明大肠经)、颊车穴(足阳明胃经)、下关穴等局部穴位,配合远端取穴如内庭、太溪等。实证牙痛多用泻法,虚证用补法或平补平泻法。

3.推拿治疗

适用于疼痛较轻者。可用拇指点按患侧合谷穴3-5分钟,配合揉按颊车、地仓等面部穴位,或沿大肠经、胃经循行路线进行推拿,有助于缓解牙龈肿痛。注意手法需轻柔,避免用力过猛加重炎症。

4.刺络放血

针对实热证牙痛,可用三棱针在耳尖、商阳穴等部位点刺出血,具有清热泻火作用。操作需严格消毒,凝血功能异常者禁用,建议由专业中医师操作。

5.中药治疗

中医认为牙痛多与风火侵袭、胃火炽盛或阴虚火旺有关,需辨证施治。风火牙痛者可选用牛黄解毒片、黄连上清片等疏风清热;胃火牙痛可用三黄片等清胃泻火;虚火牙痛可用知柏地黄丸滋阴降火。用药需在中医师指导下进行,避免药不对症。

中医治疗需在明确诊断基础上实施,急性化脓性牙痛、深度龋齿等情况应及时到口腔科处理。自行使用中药或针灸可能存在风险,建议就诊正规中医医疗机构,治疗期间保持饮食清淡,避免用患侧咀嚼硬物。若伴有发热、面部肿胀等全身症状,需立即就医。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