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呕吐可能是生理性溢奶、喂养不当、胃肠道感染、肠套叠或脑膜炎等原因引起的,需根据具体情况分析。
1、生理性溢奶
由于婴幼儿胃呈水平位且贲门括约肌发育不完善,吃奶后少量乳汁反流属于正常现象。通常在拍嗝后缓解,随着月龄增长会逐渐改善,无需特殊治疗。
2、喂养不当
喂奶时吞入过多空气、奶瓶奶嘴孔过大导致流速过快、喂奶后立即平躺等都可能引发呕吐。建议采用正确喂奶姿势,控制喂奶速度,喂奶后竖抱拍嗝15-20分钟。
3、胃肠道感染
轮状病毒、诺如病毒或细菌感染引起的胃肠炎占婴幼儿呕吐原因的60%以上。常伴随腹泻、发热等症状,可遵医嘱使用蒙脱石散、口服补液盐散、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等药物治疗,同时注意预防脱水。
4、肠套叠
好发于4-10个月婴儿,典型表现为阵发性哭闹、呕吐、果酱样大便。发病12小时内可通过空气灌肠复位,超过48小时可能需肠切除手术,延误治疗易导致肠坏死。
5、脑膜炎
由脑膜炎双球菌等病原体引起,除喷射性呕吐外,可能出现前囟膨隆、高热、惊厥等症状。确诊需进行腰椎穿刺,治疗常用注射用头孢曲松钠、青霉素钠等抗生素,疗程通常2-3周。
若呕吐持续超过24小时,或伴有精神萎靡、脱水、血便等情况,应及时到儿科就诊。家长应注意观察呕吐物的性状和频率,就诊时可提供详细病史帮助医生判断病因,切忌自行使用止吐药物掩盖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