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丙型病毒性肝炎的常识有哪些

谢正元 消化内科 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三甲

丙型病毒性肝炎的常识一般包括传播途径、疾病症状、诊断方法、治疗手段及预防措施等。这些知识有助于提高疾病认知,降低感染风险,并帮助患者及时干预。

1、传播途径

丙型肝炎病毒主要通过血液传播,如输血、使用未经严格消毒的医疗器械、共用注射器等。性接触和母婴垂直传播也是潜在途径,但日常接触如共用餐具或拥抱不会传染。

2、疾病症状

急性期可能出现乏力、食欲减退、恶心、黄疸等,但约80%的患者无明显症状。慢性感染可导致肝纤维化、肝硬化甚至肝癌,部分患者出现腹水、皮肤瘀斑等晚期表现。

3、诊断方法

通过检测血清中抗-HCV抗体进行初步筛查,确诊需进行HCVRNA核酸检测。肝穿刺活检或FibroScan可评估肝脏损伤程度,肝功能检查可反映转氨酶水平变化。

4、治疗手段

直接抗病毒药物如索磷布韦、格卡瑞韦等可抑制病毒复制,持续病毒学应答率超过95%。治疗周期通常为8-12周,需定期监测病毒载量,肝硬化患者需延长疗程。

5、预防措施

避免共用针具、确保医疗操作无菌,使用安全套降低性传播风险。高危人群应定期筛查,感染母亲分娩时需采取阻断措施。疫苗接种尚未普及,重点在于切断传播链。

日常应注意避免纹身、穿耳洞等可能接触血液的行为,医疗就诊时主动告知感染史。确诊患者需戒酒,保持规律作息,每3-6个月复查肝功能及病毒载量。治疗期间出现药物不良反应应及时就医调整方案,治愈后仍需持续监测肝脏健康状况。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