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性咳嗽的治疗通常包括抗组胺药物、白三烯受体拮抗剂、糖皮质激素、支气管扩张剂以及止咳中成药等。具体用药需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和个体差异,在医生指导下选择。
1、抗组胺药物
这类药物通过阻断组胺H1受体,减轻过敏反应引起的呼吸道黏膜水肿和分泌物增多。常用氯雷他定片、西替利嗪滴剂、依巴斯汀片等第二代抗组胺药,相较于第一代药物具有更少的中枢抑制作用。
2、白三烯受体拮抗剂
可抑制白三烯介导的支气管收缩和炎症反应,适用于伴有气道高反应性的过敏性咳嗽。孟鲁司特钠颗粒、扎鲁司特片等药物常用于儿童及成人患者,尤其对夜间咳嗽明显的患者效果较好。
3、糖皮质激素
通过局部抗炎作用降低气道炎症反应,常用布地奈德吸入气雾剂、丙酸氟替卡松吸入气雾剂等。这类药物直接作用于呼吸道,全身副作用较小,但需规范使用吸入装置。
4、支气管扩张剂
对于伴有支气管痉挛的患者,可短期使用硫酸沙丁胺醇气雾剂、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溶液等β2受体激动剂或抗胆碱能药物,缓解气道平滑肌痉挛引起的咳嗽。
5、止咳中成药
苏黄止咳胶囊、杏苏止咳糖浆等具有宣肺止咳作用的中成药,可在中医辨证指导下配合使用。但需注意中成药成分复杂,使用前应排除药物过敏可能。
过敏性咳嗽患者除规范用药外,建议进行过敏原检测并尽量避免接触。日常注意保持室内空气流通,使用除螨设备清洁寝具,在花粉季节外出佩戴口罩。若咳嗽持续超过8周或出现喘息、呼吸困难等症状,应及时到呼吸内科就诊评估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