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状疱疹一般可通过抗病毒治疗、镇痛处理、局部治疗等方式缓解症状,同时需预防继发感染和后遗神经痛的发生。
1、抗病毒治疗
抗病毒药物是带状疱疹的核心治疗手段,早期应用可抑制病毒复制、缩短病程。常用药物包括阿昔洛韦片、泛昔洛韦胶囊和伐昔洛韦分散片,这些药物能有效减少疱疹扩散,建议在皮疹出现72小时内开始使用。肾功能不全者需调整剂量,用药期间需监测肝肾功能。
2、镇痛处理
针对急性期疼痛可使用加巴喷丁胶囊、普瑞巴林胶囊等神经病理性疼痛治疗药物,中重度疼痛可联合使用对乙酰氨基酚片或布洛芬缓释胶囊。对于顽固性疼痛,必要时可采用神经阻滞等介入治疗,疼痛科专科治疗有助于改善生活质量。
3、局部治疗
疱疹未破溃时可外用炉甘石洗剂收敛止痒,已破溃者需使用硼酸洗液湿敷预防感染。眼部受累时需使用阿昔洛韦滴眼液,合并细菌感染时可涂抹莫匹罗星软膏。保持皮损清洁干燥,避免搔抓导致继发感染。
出现带状疱疹应及时到皮肤科就诊,特别是头面部、会阴部等特殊部位的疱疹需紧急处理。治疗期间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穿着宽松衣物减少摩擦。愈后需定期复查,出现持续性神经痛超过1个月时应考虑疼痛专科治疗。